塞棒式
定径水口快速更换浇注装置
(专利号:ZL 2007 2 0019852.0) |
技术简介:
目前,国内外
钢铁企业在炼钢连铸生产中,从中间
包到结晶器之间的钢流控制,主要有两种控流模式:塞棒控
流技术和定径水口快换控流技术。塞棒控
流技术具有拉速稳定的特点,适用于优质钢、合金钢生产;但其控流功能寿命短,制约着中间包寿命,一般12∼16小时;致使连
铸钢坯成材率和生产效率较低,生产成本高。我公司
于十年前率先开发了中间包定径水口快速更换专利技术,该技术
在一浇次中间包包龄中通过多次更换定径水口,大大延
长了控流功能寿命,提高了
中间包在一个浇次的连铸时间和连浇炉数,中间包寿命可达60小时以上。从而实
现了提高铸坯质量和成材率,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耐
材消耗和生产成本,以及减
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。但其拉
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,只适用于普钢生产。
两种控
流模式对比见表1-1。
|
表1-1:控流模式对比表
项目 |
塞棒模式 |
定径水口快换模式 |
控流元件 |
塞棒和锆碗 |
定径水口 |
控流原理 |
用塞棒
与锆碗之间空隙来调节钢水流量,钢水流
量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引起塞棒的上下位移,从而使
钢水流量稳定在一个设定值。 |
定径水
口的通径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钢水流量。但其它条件的变化,或定径
水口通径的变化都会引起钢水流量的变化。 |
拉速稳定性 |
拉速稳定。 |
拉速随钢水流量变化,在一定范围内变化。 |
控流功能寿命 |
当控流元件侵蚀、冲刷变
形严重时就丧失了控流功能,控流元件失效。 |
当定径水口通径变化,致使钢
流量变化超出拉速的设定范围时,快速更
换新的定径水口,其控流功能不断延续。 |
中包长寿化 |
⑴控流元件失效,
⑵水口下部结瘤和损坏,
制约着
中包长寿化的实现。 |
实现了中包长寿化。 |
事故堵流 |
下部堵流 |
当上部
控流元件失效时,采用事故闸板堵流,安全性差,不可再开浇。 |
使用盲块堵流;快速、方便、安全,可再次开浇。 |
上部堵流 |
当上部
控流元件有效时,直接由控流元件堵流。
快速、方便、安全。 |
无具体装置;当需要上部堵流时,要求操作水平较高。 |
|
在优质钢、合金钢连铸生产中,同时实
现铸机拉速稳定和中包长寿化,是提高
铸坯合格率和钢水收得率,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耐
材消耗和生产成本的关键技术。
当前,钢铁企
业钢材品种结构不断优化,优质钢、合金钢
的比重不断提高。在优质钢、合金钢连铸生产中,为了进
一步提高铸坯质量和成材率,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耐
材消耗和生产成本,实现节能减排,迫切需
要解决连铸机拉速稳定同时实现中包长寿化问题。
我公司研发的“塞棒式
定径水口快换浇注装置”,使定径
水口快换技术与塞棒控流技术有机结合,集中发挥优势特点,应用在优质钢、合金钢连铸生产中,实现了铸机拉速稳定,同时使
中间包寿命达到40小时以上,显著提
高了铸坯质量和成材率、以及生产效率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本项目于2008年2月13日获得
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“塞棒式
定径水口快换浇注装置”实用新型专利2项,专利号分别为ZL 2007 2 0019821.5,ZL 2007 2 0019852.0。
|